話說不久前,新聞曾報導我們這有本地製作的電影榮獲了第60屆柏林影展水晶熊獎。我不曉得到底是自
己最近的日子比較少留意新上映的電影消息,還是較值得一看的電影太少,在報導前,我從來不知道有這電影的存在。開始再次留意電影消息,大概是打從《天生不是寶貝》即將上映時開始。

看過新聞報導,我亦心血來潮搜尋有關得獎本地電影的資料,就發覺外間幾乎都對它作一致好評。本來基於電影質素理由,自中學開始甚少看港產電影的小妹,於是繼去年看過另一套港產電影《再生號》後,毅然再前往觀賞這得獎電影,嘗試作自行感受。現在就得由安綺帶領大家一同前往主要拍攝場地 – 上環永利街,追查《歲月神偷》的下落吧^^

ourVintage

(按:有關插圖共分了兩個版本,若大家有意收藏,無任歡迎,那就視乎大家喜歡哪一個,只需要點選這幅插圖就可以^^|||||)

說實在的,關於《歲月神偷》的下落至今仍「下落不明」,不過從這電影的枝節及情節,讓我有感而發的地方多不勝數。希望以下的個人觀感,不會讓大家感到混淆不清吧^^|||||

在《歲月神偷》中,一些懷舊事物是我在小時候曾經見過。儘管如此,當時一看見這些事物及文化,我還是好奇心起、亦感到新鮮無比,但與此同時亦為這些傳統事物隨時代演進逐漸消失感到唏噓。

老商店的一點一滴,在現代社會而言,倒有值得懷緬之處。在《歲月神偷》裡,就像羅記鞋店、理髮店,裡面一些外形、結構簡陋的工具如舊式大輪衣車、圓頭傳統風筒、鎚子及剃刀,都足以能夠生產一定數量的貨品,給顧客們設計最簡潔的髮型。傳統理髮店的椅子,看似牙醫的椅子,紅藍條子旋轉燈大概是理髮店招徠生意的賣點。傳統鞋店中的鞋子,多是設計樸實而平易近人的款式。其實,在我家附近,畢竟同樣是老街,即使都市化趨向時尚及大規模,這些傳統小商店亦都不難找到。說穿了,這些小商店,在屋邨內其實也一直存在,只是自近年起某大型發展集團壟斷商店項目,多番計劃興建大型商場,甚至計劃增設名店,可憐小商店及它們的店主們,逼於無奈面對失去屬於自己已偏向落地生根的謀生的地方。現在每次途徑市區中的商場,看見裡面售賣的,不是名牌貨就是偏向時代尖端的貨品。至於理髮店,大部分都是較大規模的髮廊,裡面都是以時款潮流的髮型作生意招徠。除了普通的洗、剪、吹,單是燙染頭髮也包括了很多種類。這些趨向時代化的商店模式發展,到底是吸引遊客及外資商機的蜜糖,還是將老舊特色推向消隱邊緣的毒藥?

我也沒想到,從前有些學校是以天台作課室,更沒想到從前亦有人以樹幹作用作飯桌的大板子的支撐。說開學校,還記得我在幼稚園時,曾經坐過一些木製、而且設計簡單卻穩固的長椅,那時候,正在上音樂課。當時在小小的體育室裡,乒乓球桌亦只是以木材製造,絲毫沒有任何摺疊的功能。只是,在我記憶中,也只有使用過學校天台作中五謝師宴之用了。再說開飯桌,就像我家,大概自數年前起我兄姊搬了出外,直到現在只有我和父母同居,平時不管吃飯還是當茶几,都只是在小學生用作做功課的摺疊式小桌子進行,只有一家吃團年飯時,才會使用真正的飯桌。有時候,只要飯菜較多,也會另外使用面積較飯桌大的木圓板作支撐。

大概當時仍舊處於英國殖民時代,大家受的教育亦以英語教學為主。除了幼稚園,我自小學開始接觸不少英語,不論是課本還是課外閱讀都做過不少作業及閱讀後感。即使在學校以外,我在家也不時收看英文節目。從那時起,我不經不覺愛上了英文。直到現在,我在日常生活中亦幾乎用英文書寫。當我看見電影中老大Desmond只是就讀中五就開始熟讀艱深的英文課本 (順帶一說,在我媽的年代,小學已經要熟背中國古詩了),我開始感慨現在的中學生,竟然連簡單到不行的英文文法都搞不懂。誠然,這完全怪不得回歸後推行母語教學的事呢。畢竟語文的學習,還是得靠自己本身付出的努力及熱誠。記得不久前,我有就讀高中的親戚在MSN中竟然說句「You is?」,看見此句,我頓然呆若木雞。問「某人是誰」的英文不是「Who are you?」嗎? 更遑論現在有不少青年人 – 說穿了,連我部分同事也一樣 - 以網上英語簡寫作主要寫作,然而,就像「b4」(before)及「LOL」(laugh of loud),我都得適應好一段時間才理解當中含意。也許,是我自己在這方面太落後了。就連有一次我在某朋友的部落格,提及她在某大型美式快餐店點食物時,年輕的收銀員竟然不知「草莓」正是「士多啤梨」(Strawberry)的正解。到底是純粹那收銀員語文水平欠佳,還是整體教育制度開始變質,只偏重多元實用教學,卻忽視了語文教學?

經過時代的沖刷,當年有不少懷舊娛樂及遊戲也值得懷念。明星照片、用作收藏及換取大型禮品(就像籃球)的遊戲咭、卡式收音機、錄音帶、舊式黑膠唱片、舊式戲院、黑白電影、操作簡單且只有黑白畫面的電視機……這一切懷舊的、在這套電影出現過的事跡,隨時間流逝,都逐漸給新穎科技「壟斷」。取而代之的,是鐳射唱片、彩色畫面電視機、街頭電子遊戲,甚至發展成現在的mp3、網上遊戲、網上影院、PlayStation系列、Xbox360及Wii……直到如今,一些懷舊的事物,大概只能在一些頻臨重建的老街、甚至只有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尋找得到。不過話說回來,我記得十年多前,我曾經到過一間以展示香港老舊足跡及文化為主的自助餐廳。若非當年我沒帶相機,不然我也有想將它們拍下來的衝動。很可惜,這獨具特色的自助餐廳,卻敵不過商場加租的命運,最終關門大吉。只是,去年初我和一些朋友前往落成不久的賽馬會藝術中心,有幸給我們重溫了昔日的片段。若大家有興趣,也可以進入這篇文章 重溫(^^)。

雖然小時候「講大話甩大牙」這句時有所聞,不過我沒想到從前還有其他潮語出現呢。在《歲月神偷》中,除了這句自己耳熟能詳的潮語,還出現了像「再玩水瞓覺會瀨尿」、「你老豆個仔丫?」之類。說開從前的潮語,我記得小時候我和我姊將「講大話甩大牙」改成「講大話甩大牙,講粗口甩哂成棚牙」。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很有趣。然而,到了現在,香港不經不覺間多了不少潮語。一些就像「Hea」、「頹」、「摺埋」、「爛Gag」、「O嘴」、「屈機」、甚至由台灣傳入的「囧」,都是出自我們這年青一代身上。當年的潮語,大概在現今世代中已經甚少聽見了。來到這裡,不如我就考一下身處台灣的朋友,到底除了大家熟悉的「囧」字,上述從過去到現在的港式潮語各有甚麼意思吧(^^|||||)。

電影中的主角們 – 一個四口子的家庭,不管生活模式還是相處方式,亦讓我對人與人之間從過去到現在的連繫有著半點感慨。「開飯啦!」只要媽媽一聲下令,其他的家族成員,甚至左鄰右里,都在某個適當時段一同開飯,彼此邊吃飯邊開懷大笑地談天說地,好不愉快。當年常見的這種場面,到了現在,似乎亦只有在這套電影中出現 – 不,也許在村落中的喜慶節日中都會出現,至少在我住的圍村中至今都有存在。在當年,鄰里間不管大事小事亦會守望相助,就連簡單一句問侯都能表現出彼此的扶持及勉勵。相對而言,在現今追名逐利的社會,這種互助互愛的精神已逐漸給爾虞我詐所取締。就算彼此間沒出現互相欺騙及利用的現象,即使只居住隔鄰,彼此只抱持著「各家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」的心態,對身邊人的事情不聞不問,只要去關注別人的事,就算別人遇上困難需要協助解決問題,也只會落得給人指責多管閒事的份兒。記得有一次,我和另一個陌生人在街上協助一對迷路的小兄弟尋找他們的家人,到這對小兄弟終於成功與媽媽重聚,身為媽媽的不僅沒說聲道謝,反過來在打罵自己的兒子之餘,又指責我們多管閒事。當時我除了感覺無辜,都沒作任何反駁。為這種人去作出反擊,根本不值得。最近有政府宣傳廣告是以「左鄰右里,應守望相助」作主題,當我看見這些廣告,再想起現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及互相利用,只有感到諷刺的份兒。

在電影中,「今天老師教過甚麼呀? 中文和英文。中文學甚麼啊? 中文。哪英文學甚麼呢? 英文」,即使提問都偏向望子成龍式,至少這都是爸爸給予子女的關懷。大概我在某程度而言都是主張「多讀書、多吸收知識對大家有利」的一分子,當我看見電影中的老二,從上述的答問,到後來已分別一口氣背誦《木蘭辭》及說英文「I am a man.  This is a pan」回答爸爸,甚至對於成年人世界裡的事物,不時都好奇地問,我感覺這小弟弟,除了平時的小淘氣、小奸不猾個性,對於追求知識,亦都不乏濃厚的興趣 – 儘管他讀書的天分沒哥哥那麼高。看到這幕,我不禁內心感到歡喜。先不論這點,從前的年代,即使物質生活貧乏,亦沒甚麼先進的科技,「嘈果陣就好似撈亂骨頭,好果陣就好似著住一條褲」,這都是親子間最自然、最親切的互動。我在小時候,雖然和兄姊的關係不怎麼好,彼此間幾乎天天都離不開鬥嘴,甚至因此落得被父母責罵的下場,不過除了吵架,我們也會互相分享共同的喜好。直到我們三兄妹正式投身社會,大概是我姊已經搬了出外,再加上經歷多年社會的閱歷,她除了收斂從前非常反叛的個性,和家人的關係也改善了很多,至少現在她會肯主動與我父母多作溝通。然而,相對我哥,他自從結婚遷出後,總會以工作繁忙為由,甚少與父母見面,有時候甚至相隔數個月,才會與父母見面短短數分鐘。我父母總會因這點不時抱怨我哥沒認真關心他們。

對親人的關懷,不就應該無分時刻、無分地域界限嗎? 為何現在作為子女的,只要已經投身社會、甚至成家立室,就置含辛茹苦養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於不顧? 就我個人而言,儘管有時候對某些方面的立場及觀感(就像高鐵及菜園村的事)與父母處於對立,即使鬥嘴也只會點到即止。然而,我從大小新聞報導中總不時看見關於親子間為瑣事釀成身體、語言暴力,最終鬧上警署的新聞。也許,當中真正的罪魁禍首,應該是兩代彼此觀念及文化出現對立,卻不能做到互相包容及和而不同。最近一些政府推行的政策,當中的內容觸發了兩代間的矛盾點原形畢露。處於對立關卡的部分五十後及八十後的人,當中更不乏親子關係。另一方面,隨著資訊急速發達、成熟與普及,不少年青一代 – 說穿了,還有三十歲後的成年人,都透過電子通訊渠道,就像十多年前的ICQ,到大行其道的MSN、Yahoo Messenger,到了現在的部落格、Facebook及Plurk,作人與人之間主要的溝通橋樑。說實在的,這些電子通訊系統,無疑可讓大家將一些平時難以啟齒的事情宣之於口,然而長期依賴這些系統,卻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愈來愈少。不幸地,這種現象亦在親子間出現過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莫過於我在某節目中,看見一位隱蔽青年,整天都拿著電話與相隔一個房間的媽媽溝通。更甚的是,我在報章中亦看見一篇報導,說述一位年輕母親終日專注網上遊戲,長期忽略一對年幼子女,就連這對小姊弟餓得冒險爬出窗外,在屋邨間的水渠管攀爬覓食,也絲毫沒理會。看到這種現象,不禁有點震驚。資訊發達,為何會成為親子間、朋友間、以至同事間關係疏離的毒藥? 又還是當中另有「真兇」? 資訊擁有無窮無盡的壽命,但人類的壽命是有限,人總究面對生老病死。記得在電影中,婆婆對老二說了一篇簡短的故事:「只要將自己心愛的東西扔進苦海,將它填滿,那就可以與逝去的親人團聚。」然而,與其在親人過世後才來思念,何不在親人仍在世時多孝順及關懷他們?

儘管在六十年代的香港處於暴動時期,而且貪污風氣無日無之,當年的香港人的拼搏精神,卻實在值得現今世代的香港人學習。看見《歲月神偷》中其中一幕吳君如及任達華的對話,內容關於對「鞋」字的看法。在這一幕,他們說出「鞋」字半邊難,亦半邊佳,到吳君如穿上任達華製造的新鞋走路時,不時說服自己「一難、一佳也要向前走」,當中帶出一些含義,喻意著「難又要過日子,佳也要過日子」。不管前路有多艱苦,只要「做人總要信」,就得正如數年前某日本動畫《GSD》最後一集中,基拉所說「大家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的道路」- 儘管正如《鋼煉》「等價交換」這宗旨,在現實世界中,必先付出才能獲得回報,這本來是恆久不變的定律。

當年的香港,一些基層人士,要想獲得較好的生活條件,就算是治病,也得不時作額外付費,除了醫藥費,連普通索取清水也得先付錢予態度惡劣的護士。要想能夠讓自己的商店繼續營業,面對紀律人員以金錢欺壓,也逼不得已屈從。面對當年暴動時期,加諸有權力者的壓逼,連維持基本的生活都舉步維艱。儘管如此,這些不利的處境卻無損當年香港人能屈能伸的意志。對他們來說,只要努力發奮,加上一個「信」字,終有一天能夠克服困難。這種拼搏精神,本來就值得大家好好借鏡及學習。然而在今時今日的社會,單憑這幾點就真的能夠在社會上出人頭地、平步青雲? 不管在商業活動上、還是在政治民生取向上,大家都渴望能夠得到更佳回報,得到更多人認同。然而,彼此缺乏誠信、互相猜疑利用,為了達到目的,不惜互相爭奪,甚至不惜犧牲、欺壓別人。在這種情況下,就算付出多少努力,得到的成功及回報也不見得多有光榮。可是,這卻幾乎成了現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……

在幻變的生命裡,歲月,原來是最大的小偷。歲月的變遷,將無數昔日回憶、事物及文化偷走,沒想到現在就連人性的純樸、互愛及良知也幾乎不肯放過。歲月變了,外殼也幾乎變得面目全非。然而,對於一些值得大家形而重之的集體文化回憶,還有昔日努力拼搏、互助互愛的精神,不就應該得好好珍惜及長存下去嗎? 在這電影中的枝節,讓我驀地回憶了很多小時候四周發生的事情。當中的甜酸苦辣,也幾乎逐一浮現。基於篇幅的考量,請恕我無法多說。話說因為這套電影,讓永利街得以被納入被保留的範圍。既然永利街可以被保留,那麼為何皇后碼頭、菜園村、還有深水埗及大角嘴部分建築物尚算穩固的老街,卻難逃拆卸的命運? 難道只純粹因為永利街已經成為街知巷聞兼叨了明星光芒的地方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visi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