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適逢過年,不管公司還是家中都十分忙,加上前陣子又生病,又因公司接近工作評估期導致焦慮不安,於是整個部落格的更新進度十分緩慢。

現在,假若再不更新,恐怕我的部落格就會鋪滿塵埃了。

這陣子我其實看過一些電影,一直到現在才有時間與精神去動筆寫出感想。以下這套電影,正是其中之一……

大概去年十一月,當我得知《海豚灣》這電影有得在香港上映,不禁雀躍起來。像這種能將不為人知的真實面揭示出來的題材,一直都是我最期待能夠在香港公映。雖然最終只有一間戲院上映,所幸的是上映這電影的戲院恰好在我公司附近,只需乘五分鐘鐵路與步行五分鐘就能夠到達,十分方便。即使不方便,甚至時間不許可,以我對這種電影的熱忱,也會不惜爭取追看的機會。

動物本應與人類和平共存。可是在現實中,又能否做到? 或者應該問,到底甚麼原因導致人類與動物之間長期處於對立?

從前我都不時聽聞過,有些極地國家的人為了取得糧食及燃料殺害鯨魚及海豹,甚至有些先進國家的人為了享盡山珍海錯割掉鯊魚鰭製造魚翅。這次因為《海豚灣》這電影,讓我看見一直以來帶給人類歡樂的海豚,亦都無法倖免悲慘的命運……

這套電影,說實在的是由從前曾是世界頂尖權威海豚訓練員的Richard O'Barry一手策劃,聯同部分保護海洋動物組織的成員,暗中深入虎穴 – 日本太地 – 拍攝當地屠殺海豚的實況,然後待適當時機將相關情況公諸於世,剪輯而成的紀錄片。我十分欣賞與佩服這群不畏強權 - 不惜冒著遭拘捕囚禁的危險,只求爭取社會公義與動物的生存權益及尊嚴,勇敢付諸行動的人,正如香港一群八十後青年,無懼某高高在上的官員公開發表的「車毀人亡」論(有關這種言論,若有機會我會再另發文章分享),仍堅持透過不同渠道表達捍衛基層權益的聲音。即使看似事不關己,己不勞心,我們不僅不應該加以打壓這群以行動爭取社會公義的人,更應該正視他們表達的不同訴求。至少,我覺得他們並沒做錯甚麼事 – 除了他們的言行舉動搞不好觸怒一些權貴、以至遭外間不知情的人非議。

這紀錄電影的策劃人Richard O'Barry,除了捍衛海洋動物的生存尊嚴,多少都基於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的悔恨。曾幾何時,為了對外炫耀自己的實力及才能,亦為了給大眾增加更豐富的娛樂性,他參與了《Flipper》這節目,將其中五隻海豚訓練有素,亦讓這節目一度大受歡迎。只是,因為其中一隻海豚的死,讓Richard開始反思,原來自己一直做的事情,不經不覺間為海豚帶來不必要的痛苦。在那一刻,他意識到原本應該在汪洋大海中自由翱翔的海豚,只要被逼遠離屬於牠們的生活模式及圈子,被逼適應某些環境 – 經人工過濾的小池水、面對嘈雜的人聲與音樂聲去表演,除了提供人類歡樂及娛樂,對於這種聽覺極靈敏的動物來說,某程度上根本與監獄中的囚犯無異。為了阻止這種悲劇不斷重演,Richard決定捨棄其海豚訓練員的身分,加入拯救這海洋動物的行列。他無懼遭到外間躂伐,亦無懼遭到法律審判,為的只求讓海豚重獲自由,回歸真正屬於牠們的生活方式。

然而,能夠像Richard般勇敢面對自己過去所犯的過錯承擔責任的,到底有多少人? 至少,直到現在,在某些國家的人,仍然不認為自己所做的過錯有問題。面對別人的抨擊,亦只懂盤算如何去打壓河蟹,甚至拿著自己某些特權階級的身分作擋箭牌。「我爸是李剛」事件,不過是冰山一角。

在《海豚灣》,有好幾幕海豚被引進太地進行捕殺的場面實在讓人心寒。被認定不合符資格成為表演者的海豚,固然難逃一死,就算獲挑選成世界各海洋館的表演者,亦隨時因為無法適應被委屈求全的環境最終鬱鬱而終。當我看見最後部分,那些被狙擊的無辜動物發出接連不斷的慘叫聲、以至那殺戳戰場瞬間染成一片紅海,感到更為難過和氣憤,忍著淚水不斷搖頭,心裡不斷爆粗臭罵殺戳者。原本善良、無世無爭、應該可以與人類和平共存的動物,為何偏偏成為人類的玩物甚至殘殺對象?

那些殺害海豚的人,不外乎有以下目的:

(按:關於吃海豚會中水銀毒的註釋,若有興趣可看以下片段)

對我來說,要是為了維持生計從事捕魚行業無可厚非,不過為何連鯊魚及鯨豚都不放過? 而且牠們本來就不應成為大眾的消費品。還有那些為享受佳餚美饌而不惜犧牲動物的生存尊嚴的人,我實在對他們的所為百思不得其解。當然,平時都有吃肉、亦曾在宴會吃過魚翅的自己,本來對這方面沒資格抨擊。

只是,最讓我反感的,還是這個目的:

「絕對的權力,絕對的腐化」,這句說話我從前都聽不少。有些當權者,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及面子,不惜一切做出有違法理道德的事情。針對屠殺海豚這件事,在一次反對捕鯨豚的高峰會上,因為一些謀取暴利、唯利是圖的仆街權貴,在這次會議上投下反對票,以致全面禁止捕殺鯨豚的動議最終不獲通過。很諷刺的是,這些仆街權貴恰好竟是保衛海洋動物組織的成員之一。既然他們一向支持捕獵鯨豚,那麼加入這類組織到底有何目的? 只為了保存表面的面子及所謂名聲? 甚至這套紀錄電影在當地上映時,那些反對這電影公映,對之不斷施壓的組織,又基於甚麼原因反對?

其實,在大家抨擊殘殺鯨豚的暴行時,身處華人社會的一群,有沒想過自己的所在地,不少人都曾經為了滿足其「民以食為天」、甚至為了滿足自己消費名貴物品的慾望,不惜殺害野生動物? 我很清楚,不少名店出售的名貴皮具及皮草,都是透過犧牲無數野生動物的性命換取回來。至少我看過那些皮草製作過程的片段,感受到表面華麗的背後有何等殘暴不仁。我還記得很清楚,在我舊公司隔鄰,是皮草貿易公司,我們的公司高層亦不時光顧那裡的皮草。我亦記得有一次,在家中電視正在播放介紹魚翅宴的美食特輯時,一時心血來潮在youtube搜尋有關魚翅的片段,就給我看見一段又一段關於屠殺鯊魚割去魚鰭的片段。可憐那些遭割掉魚鰭的鯊魚,被丟進大海靜待生命的盡頭。看完這些場面,亦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曾吃魚翅、間接助紂為虐的行為。此後在自己家人與親友舉行的宴會,我們亦都盡量避免點選魚翅菜色。

就算野生動物沒被殺害,要是牠們一旦被送往動物園,除了提供大眾娛樂及歡樂,又是否代表動物本身真的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? 除了鯨豚動物,其他野生動物,就像獅子老虎、山羊大象、孔雀紅鶴、甚至不同品種的魚類,要不被困往被人工調校至某種水溫兼空間有限的水族箱,要不被安排在四周圍著鐵欄的籠中過活。只是自私的人類,在想著如何讓野生動物帶給人類歡樂,又有沒顧及這些動物真正需要的,是屬於牠們的生存尊嚴和自由? 我記得在某外國保護動物組織網站中看過某片段,內容關於一個發展中國家某馬戲團以殘暴的手段訓練大象。我有時倒會懷疑,近些年來在海洋公園中死掉的鱘龍魚、鎚頭鯊及太平洋藍鰭吞拿魚,除了不適應水族館的環境,多少都因為自己失去了生存尊嚴就此鬱鬱而終……

像這類能帶出警世訊息的著作及題材,為何在香港卻不獲得正視? 是否因為某些「敏感」片段不獲通過? 還是這種題材的電影本來就不獲商業味甚重的香港市場賞識?

也許我更應該問……就算再多這類題材的著作上映及宣傳,屠殺及虐待動物的悲劇又會否就此結束?

後記:
話說我在寫完這篇文章後突然心血來潮,嘗試弄了以下的海報: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visi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